10月19日下午,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組織全院教師集體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老師們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專長,展開了熱烈讨論,分享了學習心得。
昌忠澤研究員針對二十大報告第四部分的高質量發展談了學習體會。他認為,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了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由于我國擁有獨具特色的體制優勢、大國優勢、在世界經濟中的競争優勢以及發展階段優勢,我們有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的物質條件和制度條件,這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長期目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陳波副研究員針對二十大報告“實幹興邦、空談誤國”談了個人體會,并結合烏克蘭危機的背景,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内涵、意義進行了思考和探讨,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也是對中國未來發展模式的深刻總結與歸納,對年輕學者後續開展學術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李強副研究員認為,在二十大報告中,有關區域經濟發展的科學論述,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與國土空間體系發展給出了指導性原則。黨在新時代區域經濟實踐中,更加注重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加注重城鄉協調、區域協調與社會群體間協調。從“發展是硬道理”到“科學發展觀”,再到五大“新發展理念”,中國共産黨找到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新思路,相信在黨的二十大的指引下,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将迎來新的格局。
伍曉光副研究員針對二十大報告“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中國特色經濟外交”談了個人體會。他認為二十大報告展現了中國“繼續堅持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行動。國際外部循環要助力中國國家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要求,國際貿易和投資要為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産業鍊供應鍊韌性的提升而服務。中國願意“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新動能”,足以見得中國堅定的“多邊主義”立場,追求“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的決心。
教工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曹明星教授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談了學習體會。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體現了黨中央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态“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其中“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政治特征,“人民共同富裕”兼具經濟與社會特征,“人民精神富有”具有文化特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生态文明特征,另外還包括了天下視角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現代化的起點和基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根本路徑,“人類文明新形态”是最終結果和本質展現。
闫昊生博士結合區域經濟學專業,談了報告中有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部分的體會。他認為二十大報告描繪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确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清晰路線,提出了未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點任務。作為一名年輕學者,要更加關注報告中提出的新問題、新任務,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與國家發展的要求緊密結合,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呼倩博士認為,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偉大變革以及未來推進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有三點寶貴經驗铿锵有力,擲地有聲: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二是走獨立自主、自信自強的發展道路;三是始終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作為高校教師,要秉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肩負當代學者的學術使命,既做新時代的參與者,更要做貢獻者。
張葉青博士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二十大報告,分析了未來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和發展方向,提出我國未來科技發展将更加重視基礎性的科技創新,發揮大國優勢,這對金融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融資和風險管理的要求;學術研究應當更加重視科技發展方向導緻的人才需求結構的演進,開展科技創新和人才相關的政策研究。
最後,林光彬院長談了自己的學習體會。他認為,二十大報告是指引未來我國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是舉旗定向、主題鮮明、思想深邃、内涵豐富的一個好報告,也是一個強信心、暖民心、聚人心的好報告。總結建國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是理解中國發展的“總鑰匙”,國家主體性是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主動脈”,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的集中體現,主要有實幹興邦、人民至上、問題導向與目标導向相結合、堅持把教育、科技、人才、交通通訊作為中國現代化的戰略性支撐,堅持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供稿:雷丹 審核:林光彬 編輯: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