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我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成功舉辦“變革中的全球經濟治理:發展趨勢、中國角色與人才戰略” 研讨會

發布日期:2017年07月03日   浏覽次數:[]

71日上午,由韦德体育官方网站國際投資研究中心舉辦的“變革中的全球經濟治理:發展趨勢、中國角色與人才戰略”研讨會在我校學術會堂606會議室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五礦經濟研究院、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公司業務部、中國進出口銀行總行戰略規劃部、中國工商銀行私人銀行部、中國原子能工業有限公司、中國銀行總行及北京分行、财政部國際經濟關系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公司、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融資總部、招商銀行北京分行公司金融事業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綜合部、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國家開發銀行總行等多位實務界和學術界的專家、學者以及本校師生近30人參與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韦德体育官方网站院長、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主持。在開幕緻辭中,張曉濤院長向來自各單位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彙報了本次會議的主旨和籌備工作,并對本次會議提出了兩點期望:一是在當前全球經濟治理發生巨大變革和國家角色重大轉變的階段形勢下,期望參會的專家學者就所在行業發展中的熱點、突出問題和行業發展趨勢進行讨論,能夠産生有思想的前瞻性判斷;二是期望參會嘉賓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并契合全球經濟、制度的發展變革,探讨當前大學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對策。

 

我院院長、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緻開幕辭

 

在會議的專題報告階段,進出口銀行總行戰略規劃部杜萌博士、建設銀行總行公司業務部杜廣哲博士、工商銀行朝陽私人銀行部賈瑞傑經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博士後李芳芳四位嘉賓和韦德体育官方网站院長張曉濤教授分别彙報了近期的研究成果。

 

杜萌博士作了題為“對美投資機遇、挑戰及對策探析”的報告,他以“福耀玻璃赴美投資事件”為背景,介紹了當前我國企業“走出去”後面臨的一些典型問題。報告中,杜萌博士對美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外資政策情況以及中國對美投資機遇與挑戰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剖析了特朗普經濟政策對吸引我國企業投資的影響。基于當前企業對美投資情況,杜萌博士提出如下觀點:第一、企業赴美投資的動機是多樣化的,并不能完全依照要素禀賦和要素價格的傳統比較優勢理論進行;第二、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動因中容易忽略供應鍊管理因素;第三、當前輿論過度低估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競争優勢;第四、部分報道誇大了中美稅負差距。

 

杜萌博士作題為“對美投資機遇、挑戰及對策探析”的報告

 

杜廣哲博士作了題為“金融去杠杆和實體經濟去杠杆”的報告,他首先分享林毅夫教授關于如何做好中國經濟問題研究的觀點,然後從中國在全球中的地位轉變及當前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的作用出發,對當前金融去杠杆、實體經濟去杠杆中的政策變化和主要措施進行闡釋,杜博士認為在金融去杠杆和實體經濟去杠杆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融資模式已開始發生轉變,比如采取PPP模式等。同時,他還對當前經濟的熱點領域,如海綿城市、特色小鎮、傳統制造業升級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杜廣哲博士作題為“金融去杠杆和實體經濟去杠杆”的報告

 

賈瑞傑經理作了題為“2017中期環球财經觀察與展望-基于大類資産視角”的報告,他首先闡釋了自己分析全球宏觀經濟問題的政治經濟分析框架,強調市場參與者應該對市場的信息有獨立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從國家間政治博弈的觀點出發,對全球五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經濟危機前後的基本經濟面進行對比,并分析了這五個國家和地區近期的政府意願、政策熱點,如美國美聯儲加息、英國脫歐及懸浮議會、歐元區複蘇及歐央行貨币政策收緊預期等,基于當前的國際國内經濟基本面和各國政策導向,他對2017年中期的外彙、黃金、原油、其他大宗商品、國内外債券、國内貨币市場、股票、房地産等大類資産價值進行了展望。

 

賈瑞傑經理作題為“2017中期環球财經觀察與展望-基于大類資産視角”的報告

 

李芳芳博士後作了題為“‘新常态’下的中國工業化進程:階段、特征與前景”的報告,她對我國的工業化進程的測算方法、指标進行詳細介紹,彙報了對我國工業化各個階段和地區的測算結果。最後,她指出“新常态”下中國工業化進程所呈現的四個主要特征:一是中國進入工業化後期之後的表現與經濟新常态特征相吻合,都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二是“十二五”期間中國工業化進程全面減速,但經濟發達地區抗壓能力更強,地區間的工業化水平差距得到進一步縮小;三是“新常态”經濟下中國工業化各階段的跨越速度轉入新的“S”形軌迹;四是城鎮化率和就業結構一直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軟肋,也是未來工業化進程推進的重中之重,産業結構拉動速度放慢。基于對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測算和預判,她在報告中指出,如果不出現大的曲折,中國将于2030年前後全面實現工業化,進入到工業化國家行列,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國家。

 

李芳芳博士後作題為“‘新常态’下的中國工業化進程:階段、特征與前景”的報告

 

張曉濤院長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闡釋了自己的看法。對于全球宏觀經濟形勢有以下觀點:首先,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複蘇不同步,區塊差異明顯,美國穩健複蘇,歐洲呈現分化,英、德、法三國經濟數據表現不錯,但恐怖襲擊、難民問題可能拖累其複蘇步伐,希臘、葡萄牙等歐洲五國依然保持較高失業率;其次、當前世界經濟格局與全球治理處于重構之中,危機之前的“資源提供國(俄羅斯/中東/南美)—生産和商品輸出國(中國與東南亞其他國家)—消費和标準制定國(主要是美國)”模式将會發生變化,特别是美國制造業回流、新能源政策等将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産生重大影響,一些政治經濟穩定的地區未來也有發生動蕩的可能,比如中東地區。對于國内宏觀經濟形勢有以下觀點:首先,當前國内經濟仍處于探底過程,且下半年經濟中會存在兩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房地産投資放緩可能影響經濟增速,另一方面是出口可能從高點下滑,下半年政策調整政策相機決策可能性比較大;其次,從國内經濟區域發展情況看,廣東、江蘇、浙江等東部大而穩的地區轉型升級已見成效,創新拉動經濟發展效果明顯;西部地區經濟規模小、增長快的“小而快”增長勢頭開始回落,“高負債、高投資、高增長”的發展模式面臨能否持續發展的問題;中部地區表現搶眼,其勞動力、包括交通在内的等區位優勢正在體現出來;東北地區表現不佳,而這與該地區固有的社會文化有關,一個地區的衰敗和興起,其決定因素不僅是經濟上的,同時也是文化上的。正如馬克思韋伯在其著名的《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指出“一個社會的價值觀決定了這個社會發展模式和路徑方向”,東北地區的體制依賴文化和權力崇拜文化等将會制約地區的發展。

 

張曉濤院長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闡釋自己的看法

 

在會議的人才戰略主題讨論階段,與會嘉賓讨論了新的經濟形勢下經濟類人才培養問題。張曉濤院長首先提出自己對教育的體會,即除了專業領域的教育以外,教育要回歸常識,回歸基本邏輯,回歸正确的價值觀,張院長彙報了國際商務人才培養用人單位問卷調查成果。針對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及現存的人才培養問題,參會嘉賓紛紛結合自身體會進行讨論:杜萌博士認為,研究生培養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如教育評價體系和科研能力要求等,對這些方面的改進與完善将有利于研究生綜合知識的積累,有利于寬廣思維的培養,同時,大學在研究生人才培養觀念方面還要有所創新;李芳芳博士後認為,要加強高水平理論人才的培養質量,須要重視和強化學生對專業基礎的學習,加深對本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在課程設計方面還要更加體系化;賈瑞傑經理從“經濟學是什麼”這一問題出發,闡釋了經濟學起源和經濟思想史發展的脈絡,建議學習經濟學首先要了解經濟學思想史,學習經濟學理論隻有解決“是什麼”、“從哪來”“到哪裡”等基本問題,才能夠學以緻用、經世濟民,不做人雲亦雲的移動書櫃;杜廣哲博士對經濟類人才培養提出了三點看法:一是學生要了解市場和企業在做什麼,學校要捕捉到實踐領域一些前沿性的東西,引導學生關注與學習;二是課程設置方面,課程不宜太多,理論性與應用性要相得益彰;三是加強要對學生思想和人格的塑造。

 

研讨會有關人才戰略主題的研讨活動側影

 

此外,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公司的關婷元、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的杜芸、中國五礦經濟研究院的宋歆欣、中國原子能工業有限公司的陳葉婷等也就自己在學習及工作期間的體會談了自己的觀點,指出了現有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如培養理念落後、心理教育缺位、課程設置不合理、培養模式不健全等,并提出了若幹有益的建議。

 

關婷元、杜芸、宋歆欣、陳葉婷等暢談自己在學習及工作中的體會

 

中午12點,會議在大家的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國際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主導的團隊将緻力于全球宏觀經濟、OFDI與企業國際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與國别問題、貿易政策等領域研究,中心下半年還将開展各類研讨會與專題讨論會,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交流讨論。

 

韦德体育官方网站

201773日(星期一)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