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我院院長張曉濤教授參加“全球價值鍊與中美貿易”研讨會

發布日期:2017年05月03日   浏覽次數:[]

428日下午,我院院長張曉濤教授參加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辦的全球價值鍊與中美貿易主題研讨會。2016年,美國貿易逆差總額達到5000億美元,其中對中國逆差占3470億美元之多,降低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成為美國政府貿易政策的重要目标。201747日,美國商務部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一項重要共識,就是雙方确定一個為期一百天的對話過程,來讨論中美兩國貿易問題。正值習特會達成共識,兩國政府計劃在100天内讨論中美貿易問題的重要時間窗口,會議旨在搭建制定貿易政策意見和建議的平台。  

 

研讨會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主持,邀請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鍊研究院海外院長王直教授做主題演講,王教授結合全球價值鍊研究的最新成果,從價值鍊角度探讨美國貿易逆差實質構成。參會的嘉賓有許憲春(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李善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裴長洪(社科院經濟所原所長)、霍建國(商務部研究院原院長)、李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盛斌(南開大學中國 APEC 研究院院長)、潘文卿(清華大學教授)、倪月菊(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等。

 

我院院長張曉濤教授參加“全球價值鍊與中美貿易”研讨會

   

研讨會上,張曉濤教授發言主要觀點如下:1.貿易談判要基于客觀數據,全球價值鍊是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通過分解揭示了基于總貿易統計的貿易差額有誤導性,誇大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揭示了誤差來源于增加值的重複計算;2.應該從全口徑(包含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衡量中美貿易差額,談判中不能僅從貨物貿易角度降逆差,在貨物貿易中也要考慮包括農業等領域在内的全産業口徑,不能局限于制造業領域降逆差;3.中美貿易不平衡是一個長期問題,目前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實質上是亞洲其他國家對美國順差的轉移,這是由于中國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比較優勢的結果,實際上,美國不是擔心逆差,而是擔心逆差來自一個國家,這意味着這個國家在國際分工獲得利益,其快速發展影響了美國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地位,當前中美貿易摩擦與20世紀70-80年代日美貿易極其相似;4.在中美貿易差額問題讨論上,中方還應該從長期角度考慮問題,包括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變化、資本賬戶逆差以及由于國際收支變化導緻的外彙儲備變動趨勢等。

   

韦德体育官方网站

201753日(星期三)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