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央财經⼤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聯合舉辦的聯合國政策對話系列活動:“推動SDG投融資發展,助力雙碳背景下公正轉型”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行。此次活動邀請來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國際組織和學界等國内外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分享和溝通可持續金融理論與實踐經驗,探讨如何利用政策、市場和國際合作方面的創新優化公私部門資金安排,為中國新的發展路徑鋪平基礎,以加速實現中國發展戰略的優先事項和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标的并軌前行。我院王遙研究員受邀出席并參與相關環節讨論。
聯合國代理駐華協調員Shabhaz Khan在開幕緻辭中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并在未來10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45% 是解決我們今天面臨的氣候危機的唯一有效和現實的方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所需的資金與實際進展之間的資金差距估計為2.5萬億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差距可能會增加1.7萬億美元。他希望本次活動能為來自不同領域的實踐者帶來啟發,共同應對這些挑戰,并為推進氣候投融資機制的建設提供支持。
王遙研究員在緻辭中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通過可持續投融資來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當前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中财大綠金院根據基于宏觀經濟學内增長模型計算表明,為實現我國2030年“碳達峰”的目标,自2021年起累計綠色投資需求保守估計是14.2萬億人民币。而目前财政資金預估隻能滿足10%-15%的氣候資金需求,因此,應通過推動相關政策和工具創新,發揮綠色金融科技的作用,不斷激勵社會資本投入,以解決資金缺口問題。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Beate Trankmann在主旨發言中表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年來通過支持60多個國家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推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需要從自願應用向制度化轉變。至關重要的是,各國政府應進一步将可持續發展目标納入政策法規和制定标準,釋放公共财政和資本市場的潛力,以确保在向碳中性過渡的過程中不讓任何人掉隊。她提出的關鍵建議包括政府支出與氣候目标和可持續發展目标相保持一緻; 調整補貼和稅收手段抑制排放;強制披露與氣候有關的信息;為高排放企業和投資者制定明确的氣候變化關鍵績效指标等。
會上,還組織召開四個專題小組讨論,圍繞可持續發展投融資理論與實務内容展開深入探讨。王遙研究員主持了将氣候影響和風險納入金融實踐專題小組讨論,與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金融市場處負責人楊娉,中再巨災風險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部負責人汪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Erik Berglof,英國駐華使館高級經濟學家、綠色金融負責人Niamh Reynolds從監管、商業性金融機構、多邊開發性機構等角度,分享中國以及國際上的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實踐,如碳市場建立、各行業減排計劃、财政資金支持、稅收政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氣候風險分析、建立巨災模型等,并探讨當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聯合國政策對話系列活動之一,以期通過中央和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第三方認證和智庫等各利益相關方的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可持續金融發展。本次活動也是韦德体育官方网站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建院五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裡,綠金院還将組織系列成果發布、高端論壇、圓桌對話、系列講座等活動,持續傳播綠色發展的理念。
(供稿:綠金院 審核:曹明星 編輯:王萌)